迪拜日新月异
上世纪90年代,初到迪拜,笔者就恍然置身美国纽约或者中国香港。站在海边人工岛的河堤上,但见一排排造型各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到了晚上,光怪陆离的霓虹灯闪烁,与西方国家繁华的大都市没有什么区别。
笔者先后前往迪拜不下十次,每次踏足这个港口城市,总会有“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之感。
亚特兰蒂斯在金融危机中竣工
金融危机在全球肆虐伊始,华尔街崩溃了,迪拜却生机勃勃,成为世界金融家的天堂。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包括阿联酋在内的海湾国家受到冲击,但迪拜的超大项目建设仍没有停止。2008年10月,迪拜斥巨资建造的亚特兰蒂斯饭店竣工。这个饭店复活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描绘的消失的古城亚特兰蒂斯。
从海滨一角看去,亚特兰蒂斯如梦如幻,犹如仙境。这里实际上是集高级写字楼、超星级饭店和奢侈度假村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房屋有1600多间,最昂贵的一间报价为每晚3万美元,里面除了有三间卫浴和三间卧室以外,还有一张造型为金叶子的大餐厅,可同时供20人很方便地就餐。此外,这里还有顶尖级的会议中心、购物场、一流餐厅、夜总会、SPA和按摩中心等。
亚特兰蒂斯建筑的两侧,是青翠的水上乐园,乐园里种植了大量的树木。更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是,建筑里还特辟了一个特大的水族馆,里面养殖了大约10万条热带鱼,包括魔鬼鱼及其他海洋生物,还有一些鱼种极为独特和珍贵。此外还有一个“海豚天地”,里面有20多条从所罗门群岛进口的瓶鼻海豚。
阿拉伯媒体评论说,这简直是用钱堆出来的豪华建筑,光主体建筑的造价就高达30多亿美元,由于许多设施仍未到位,更多的资金仍在追加当中。经营亚特兰蒂斯的一位负责人说,也只有迪拜这个地方,才有如此财力和气魄打造亚特兰蒂斯。
不过,有人对迪拜如此不顾全球金融危机而建造亚特兰蒂斯的做法表示反对,当地媒体也颇有微词,认为迪拜把奢华推向了极致,不是什么好事。果然,危机来了,悲剧不幸被言中。迪拜一味主打房地产业、金融业和娱乐业,靠大规模举债和融资大兴土木,试图驱动金融杠杆“利滚利”,以此拉动经济发展。迪拜危机是房地产泡沫的必然结果。在危机肆虐下,外资抽逃,资产缩水,房价比顶峰时期下滑了五成,一些工程因资金短缺中途停工。
哈利法塔,地球上新的标高
在亚特兰蒂斯之前,类似甚至比它豪华的建筑还有很多,这些高端地产正是迪拜主打的拳头项目,也是它赖以发展和得到繁荣的重要依托。
迪拜债务风波没有阻止阿联酋人造高楼的雄心壮志和建设步伐。哈利法塔拔地而起的雄姿使地球拥有了新的标高。“我在世界上最高的清真寺里做完了礼拜,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太独特了,简直不可思议,我感到自己离安拉的距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近!”1月8日,一位商人在哈利法塔158层的清真寺做完祷告后自豪地说。阿联酋《联合报》介绍说,哈利法塔的清真寺是世界上迄今最高的。不但清真寺,哈利法塔还创造了当今建筑上的许多世界之最,翻开了建筑科技史上新的一页。
西方媒体对哈利法塔多有诟病,法新社称“迪拜金融的模糊前景为新大楼揭幕蒙上阴影”,更有媒体认为这一最高塔象征着阿联酋“犹如脱缰野马一般的野心”,英国《泰晤士报》甚至说,作为“好大喜功”建筑的代表,哈利法塔或许将成为迪拜鲁莽的终极象征,那里可能会成为一个“鬼城”,因为入住率将会极低。也许有人认为,等待哈利法塔的,注定是“白象”命运——养起来需要很多钱,却没有多少实用价值。
阿联酋分析人士则不这样认为——哈利法塔刚竣工,就已经售出了90%的房子,即使其中的一半人入往,其生活的光亮也会使整幢大楼灯火璀灿。不过,也有人说,买楼者中,不知道是有信心的人多,还是被套牢了的人多?这个问题,只有时间去回答了。
阿拉伯国家的媒体,尤其是阿联酋媒体,更以强力回击西方的观点。阿联酋主流媒体《宣言报》评论说,西方的各种指摘均不值得置评,一楼耸立,用形象的事实,粉碎了西方国家五花八门的歪曲报道。不少阿拉伯报刊认为,哈利法塔的崛起,给国民带来了希望、力量和信心,更使阿拉伯人对美好的明天充满向往和奋斗的勇气。
不争的事实是,哈利法塔高耸入云,气势恢宏,不啻是财富和荣耀堆积起来的立体纪念碑,不过它更多还是适宜于远看、仰视和欣赏,却不能盲目模仿,做为样板加以普及似乎就更欠妥贴。事实上,有报道说,哈利法塔的弊端已开始暴露。由于建筑靠近一条地质断裂带,加之楼体太重,现在哈利法塔已经下陷了大约6厘米。此外,大楼的耗电量就堪比一座庞大的城市,一旦停电,后果堪虞。而由于迪拜的用电负荷大,停电,起码是短时间停电,几乎不可避免。
然而,无论如何,哈利法塔已经矗立了起来,至少在好几年内,它将在高度上领先和俯瞰整个世界,保持全球第一楼的地位,它所带来的荣耀和对阿拉伯人自尊心甚至民族自强感的满足,也将会持续弥漫。
其实,阿联酋的神奇不仅只有迪拜。阿布扎比是阿联酋第一大城市,也是阿联酋的首都。卢浮宫、古根海姆、索邦在那里被“复制”,作为“首善之地”,阿布扎比除了奢华,更追求文化建设。阿布扎比常常在其他酋长国处于困难之际伸出援助之手。去年12月14日阿布扎比就拿出100亿美元援助资金,用以支付迪拜世界集团的部分债务,帮其渡过债务危机。
阿联酋,不仅有迪拜
纳哈扬家族和阿布扎比酋长国
本刊记者 吴晓芳
在阿拉伯语中,阿布扎比的意思是“有羚羊的地方”,而羚羊大多生活在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等不毛之地。
发现石油之前的阿布扎比确实是一片荒漠,仅有4.6万人口,除了几棵枣椰树和遍地的骆驼刺外,只有为数不多的用土块砌成的房屋。但如同迪拜拥有马克图姆家族一样,阿布扎比也有一个有远见的家族——纳哈扬家族。阿联酋在未发现石油之前,人们常常看见老酋长扎耶德站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上说一些当时让他们感到奇怪的话,描绘着他们当时还看不懂的宏伟蓝图——在这里建一所学校,在那里建一座医院,再建一所大学……还有公路网。可没有钱,怎么能实现这一切呢?阿拉伯最诱人的故事就是发现宝藏,一笔从天而降的财富改变了一切。1958年阿联酋发现了石油——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0%,给这片地区带来了福音。阿布扎比的统治者——纳哈扬家族靠着一桶桶“黑金”果真在沙漠里盖起了他理想中的学校、医院。
缔造阿联酋
相对于马克图姆家族的高调、野心和大手笔,纳哈扬家族显得保守、传统和低调,但论起深谋远虑,却有过之。低调并不代表沉默,纳哈扬家族以自己的方式在世界上留名。
在过去,海湾石油富国大多将巨额的石油美元用于储蓄、购买奢侈品和军火,但颇具政治远见的纳哈扬家族不一样。老酋长曾说,钱如果不用在人民身上,就没有价值。在大量“黑色黄金”的支撑下,基础设施建设在扎耶德的主导下完成,其中,教育体系与医疗制度甚至可以与西方相媲美。与此同时,一系列刺激经济多元化的措施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其中包括开发工业园发展非石油工业,促进海外贸易,加强第三产业等等。在扎耶德的努力下,非石油部门对GDP的贡献额的年增长率高达11.5%。
如果说穆罕默德一手造就了现代迪拜,那么老酋长扎耶德就是阿联酋整个国度最主要的缔造者。1966年,扎耶德取得阿布扎比的统治权之后,便提出了“发展、联合、富足”的宏伟目标,在他看来,“联合是强大、尊严、稳固和共同富裕之路”,因为“纵观历史,一些弱小的实体在今天的世界是没有地位的”。1971年,扎耶德成功促成了阿布扎比、迪拜、沙迦、阿治曼、富查伊拉、乌姆盖万和哈伊马角(1972年加入)七个酋长国组成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在阿拉伯历史上书写了意义深远的一页,阿布扎比也坐稳了阿联酋老大的位置。
用石油美元重“钱”出击
说来也怪,阿联酋酋长国的领导的勇气者似乎一个赛似一个。迪拜如此,阿布扎比亦如此。和穆罕默德一样曾留学英伦的阿布扎比现任酋长哈利法(哈利法·本·苏丹·阿勒纳哈扬)——扎耶德的继承者,尽管和父亲一样保持着传统习惯,闲暇时爱外出狩猎、钓鱼或读书,但是用起石油美元来却更加大刀阔斧。
1976年,老酋长成立了阿布扎比投资局,管理大笔的石油收益。数十年来,该机构一直是股权和固定收益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它行事低调,很少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不过,在现酋长哈利法的领导下,该机构在海外的投资日趋主动。先是在华尔街大笔出手,出资75亿美元获得花旗集团5%的股份,花费6.22亿美元购买世界第二大处理器生产商AMD的股份,还收购了美国最大的房屋建筑商道尔兄弟公司,现在正摩拳擦掌,准备大举进入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包括保险、能源,甚至房地产领域。哈利法重“钱”出击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一旦石油收益减少,该基金将成为阿布扎比的重要财政储备。这也正是具有极强战略眼光的老酋长最初的意图。
尽管专家说,阿布扎比的石油至少还能再开采100年,不过这个石油王国一直在努力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哈利法曾语重心长地对子民说:“这么多年来依靠真主赐予的礼物──石油,我们告别了贫穷,告别了落后。如果我们不改变自己,这一切仅仅是昙花一现的辉煌罢了。”他提出了阿布扎比未来的目标:2030年非石油经济收入达到GDP的64%。在“迪拜效应”蔓延的影响下,哈利法不甘落后,在2004年秋天成立了阿布扎比旅游局,力图以旅游业来促成阿布扎比经济结构的转型。
“有气质地”打造“中东文化中心”
豪华酒店?梦幻海滩?创意建筑?听起来耳熟能详。这是海湾的第二个迪拜吗?不,阿布扎比说“我们努力不让自己成为迪拜”。在上海的亚洲豪华旅游博览会上,阿布扎比旅游局营销总监说:“我们的受众群将更为高端。而且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保护和推崇、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对环境的高度保护,是我们城市鲜明的特色。”总之,阿布扎比追求的是“有气质地开发优雅谦逊的建筑,要文化建设、要保护环境、要吸引世界高级观光客”!于是,哈利法大力投资文化教育产业,创办大版面报纸《国家》,建造世界第二大清真寺,更惊世骇俗的是,以购买的方式将西方文明移植到萨迪亚特岛,精心打造 “中东文化中心”。
萨迪亚特岛在阿拉伯语中意为“欢乐岛”,在这片乐土上,全球最优秀的建筑师正在将酋长的梦想付诸实际——29家豪华酒店、一座用于举办艺术节的大型公园、数家世界著名博物馆和高校的分支机构。其中,卢浮宫分馆是萨迪亚特岛最大的亮点。为了让法国卢浮宫出借名号和展品,阿布扎比不惜砸下重金,以5.2亿美元租用“卢浮宫”名称,另付7.47亿美元作为艺术品租借费和咨询费。质疑和反对声并没有让哈利法在“购买文化”的道路上停下脚步。很快,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也“败”在了哈利法的“糖衣炮弹”之下。至此,终于有人看出了名堂,惊呼这是“毕尔巴鄂模式”——西班牙的毕尔巴鄂被认为是一座通过建立博物馆而复兴的城市,它在1997年极力促成古根海姆美术馆在该市设立分馆,每年吸引900多万游客,创造4300多个就业岗位,为西班牙GDP贡献20亿美元。
而在网罗名校方面,哈利法一眼相中了巴黎索邦大学。尽管索邦大学校长一开始颇有疑虑:“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们要的只是名气,他们要卢浮宫,要古根海姆,要索邦,就像他们的女士要克里斯汀·迪奥的包一样。”但最终,狂轰滥炸的金钱攻势让这位校长点了头。紧接着,大名鼎鼎的耶鲁大学宣布将在萨迪亚特岛建分校。
清真寺、博物馆、艺术珍品、著名高校……这的确与迪拜有很大区别,难怪当地的老百姓说:“迪拜想成为格拉斯哥,而阿布扎比想成为爱丁堡。”爱丁堡不就是世界上公认的文化天堂吗?
更看到了100年以后
然而,纳哈扬家族要的远不止这些,它看到的是100年以后。因为专家说,到2100年世界能源将主要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于是,发迹于传统能源的阿布扎比在当今世界上最风潮的非传统能源领域插了一脚,惊煞了西方各国。不过,别担心,哈利法不是来搅局的。2009年1月,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在德国波恩成立,旨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利用。然而,仅仅五个月之后,来自129个国家的代表就决定将该机构迁至阿布扎比的马斯达尔城。据说,阿布扎比为此向该组织每年提供资助1600万欧元。“他们真的想在新能源上做点事”,德国的专家说。其实早在几年前,阿布扎比就在寻找依靠传统能源以外的发展模式,“我们不能再依赖‘过去的能源’来创造未来的财富”。2006年阿布扎比发起了马斯达尔行动计划,将位于市郊的马斯达尔城打造成世界上第一座“生态城”。更重要的是,这座“零碳排放、无废弃物、无汽车”的环保城镇,很可能将成为世界级研发中心和开发未来能源的技术中心,使阿布扎比成为最新科技的制造者和受益者,即使某一天石油不再存在,阿布扎比仍能在能源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世博会上,阿联酋馆将展示沙漠中兴建的“马斯达尔城”是一座不使用一滴石油、且碳排放为零的绿色城市。让参观者体验未来的环保生活:用太阳能发电的空调,吃再循环水种植的蔬菜,用海水脱盐分离后产生的水沐浴等。
或许,对于迪拜成功的城市公关来说,纳哈扬家族这些举措略微逊色。不过,迪拜债务危机给阿布扎比带来了一次“扬眉吐气”的机会。在阿布扎比宣布援助之后,穆罕默德为表谢意,将迪拜的新地标迪拜塔更名为哈利法塔。更有细心的人发现,现在迪拜悬挂哈利法画像的地方多了很多,而穆罕默德去阿布扎比的次数也频繁了许多。有人说,阿布扎比不断增强的政治、经济实力,有可能打破阿联酋长期以来形成的阿布扎比为政治中心、迪拜为经济中心的平衡格局。也许在不久之后,稳扎稳打的纳哈扬家族的光芒,将远远超越一路高歌猛进的马克图姆家族。因为拥有石油,阿布扎比的繁荣才刚刚起步,而迪拜只是个幸存者的故事。